运动“加时” 快乐“加倍”!看牙克石的“阳光体育两小时”……
上午九点,牙克石市第五小学的操场上沸腾起来:翻飞的跳绳划出弧线、五彩的毽羽跃上足尖、雪白的羽毛球敏捷扣杀……欢呼声与运动鞋摩擦地面的声响交织成校园的活力乐章。作为“阳光体育两小时”政策落地的缩影,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牙克石市的中小学校已成为常态,牙克石市通过课程创新、资源整合,让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从“时间表”变为“实景图”。

下课铃一响,市第五小学的学生便兴奋地冲上操场,争分夺秒开始“10分钟微运动”,掀起体育运动热潮。大家灵巧跃动于绳间、互相腾挪踢飞彩毽、欢快奔跑躲闪沙包,更有脚环跳跳球、移山洞、跳格子、羽毛球等多种游戏活动,每个区域欢声笑语不断。

市第五小学学生王天龙说:“现在的课间活动比以前好玩多了,我们每天都很期待。玩了这些游戏后,我感觉上课都更有精神,注意力也更集中。我不仅学会很多新游戏,还和同学们关系越来越好,我觉得特别开心。”

运动“加时”,快乐“加倍”。相较于短暂的课间十分钟,体育课和大课间的运动“欢乐时光”让学生更为期待。学生在大课间整齐划一地排列成行,随着广播中传出欢快的音乐声做起广播体操,弯腰、转身、拍手……每个动作都展现出满满的元气。等着上体育课的学生更是活力值“满格”,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足球、跳绳、体操、体能训练等多种项目,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享受运动乐趣。

市第五小学副校长黄开锋介绍,我校科学规划时间与空间资源,将国家体育课程、课间活动和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体育教育体系,积极落实自治区教育厅“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要求。低年级学生开展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趣味游戏,中、高年级安排跳大绳、接力跑、羽毛球等项目,确保全员参与、分层推进。同时,学校组建足球、乒乓球、毽球等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

丰富的体育活动已成为牙克石市第五小学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校园成为充满活力的“运动磁场”,当两小时阳光体育成为成长标配,牙克石市各中小学纷纷亮出“特色菜单”,高质量打造“强身+益智+特色”的阳光体育模式,创新课后服务、安装“门上单杠”、推广“八段锦”等新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市教育局全力推进“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工作,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两节体育课,确保每天上下午各进行30分钟大课间活动。

牙克石市通过调度学校操场、体育馆等空间,确保“校校有方案、班班有特色”,让“两小时”活动随季节变换“形态”,实现“四季有特色、天天有活动”。自“阳光体育两小时”政策实施以来,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佳琦表示,全市各校不断延伸活动阵地,补充体育器材设施,提升体育课后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综合体育活动,除推广传统田径项目及足篮排乒羽等球类运动外,还将“八段锦”引进校园以丰富学生锻炼形式,同时合理利用校园现有空间打造地面游戏项目,并增加团队合作类游戏的设计,牙克石市正通过多种措施让合体育活动两小时成为全市中小学的标配。
记者:郑晓晔 纪新杰 刘魁阳 见习记者:苏米雅 韩茹雪 视频制作:刘魁阳
编辑:董莹 黄雅光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